一、总体情况
沈阳药科大学是国内开展临床药学研究生培养起步最早的高校之一。临床药学学科于2003年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正式招生,是当时全国医药类院校中仅有的6所具有培养临床药学专业(或方向)研究生资格的学校之一。历经十余年的探索和学术沉淀,2008年被评为辽宁省重点学科,2014年被评为“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同年获“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重点学科建设专项资金”项目资助,2014~2016年、2017~2019年连续获“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项目资助。2018年获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课程体系国际化试点专业,同年学校完成了教育部药学教指委对临床药学专业的全国认证工作,成为全国第四所、辽宁省第一所完成临床药学专业全国认证的药学类办学高校。2019年临床药学专业获批首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二、学术队伍
学科现有专职教师20名,其中副教授以上15名,包括博士生导师6名和硕士生导师14名,讲师5名。82%以上具有国外留学经历,95%具有博士学位;团队成员整体实践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团队中包括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辽宁省特聘教授2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3人,千人层次2人,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骨干青年教师”2人,已形成了以中青年为主的、学历层次高、梯队合理、具有强劲发展潜力的师资团队。
三、科学研究
临床药学以其与生命科学、医学、工业药学广泛的学科交叉性,正在成为药学领域新的学科增长点。近五年,团队人员从不同的角度探索临床药学科研思路,积极推动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的密切结合,五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市级课题等50余项,发表论文百余篇,获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20余项;申请专利70余项,授权10余项;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5项。历经学术沉淀,学科逐渐凝练成以下研究方向:1. 基于临床合理用药的循证药学和药物流行病学研究;2. 基于临床合理用药的药代动力学、生物药剂学研究;3. 基于临床个体化用药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4. 基于临床合理用药的医院用药管理与药物经济学研究;5. 基于临床服务实践的疾病诊治的药学监护路径研究。
四、临床药学实践教育基地
临床实践能力是临床药学专业人才最核心的素质。学科积极探索学校-临床药学实践教育基地合作办学模式,目前拥有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的临床药学实践教育基地10所,包括北部战区总医院(原沈阳军区总医院)、辽宁省人民医院、辽宁省金秋医院、辽宁省肿瘤医院、北部战区空军医院(原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后勤保障中心(原解放军301医院)、北京医院、解放军960医院、中国科学院深圳医院和东北国际医院,保持着稳定合作关系的医院有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等十余所,承担着我校年均170余名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教学。
实践教育基地优秀的临床实践资源和学校雄厚的药学学术资源,成为本学科科学研究与临床需求密切对接的重要保障。目前学科拥有53名来自基地的专业实践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的兼职导师,其中博士生导师12名,学术型硕士生导师32名,专业型硕士生导师51名,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与我校专职导师共同构筑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学术团队;2013年至今,学科在各实践基地内组建了由21名副高级职称以上的专业人员组成的校外指导教师团队,以保证专业型临床药学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2012年北部战区总医院(原沈阳军区总医院)获批为辽宁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013年获批为国家级(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017年获批为辽宁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实践基地,同年获批为全国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示范基地;2018年北部战区空军医院(原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再次获批为辽宁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五、人才培养与学术交流
学科构建了“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并举的临床药学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2018年,《“知行合一、医药融合”的临床药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获得辽宁省教育教学成果奖(研究生类)一等奖。2020年《以职业胜任力为导向的临床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获得首届教育部药学教指委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22年《大健康需求导向的临床药学研究生“五位一体”校-企协同育人路径构建与实施》获批辽宁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拥有全国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精品课1门和在线示范课程1门。目前学科已累计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320余名,专业型硕士研究生600余名,博士研究生57名,招生量居全国前列。已毕业硕士生研究生620余名,博士生研究生25名,60%以上就职于北京、上海、深圳及全国其他省市的三甲级医院药学部门,30%左右就职于各级药检所、卫计委、大型医药研发公司或继续深造等,学生的培养规模和质量在业内已形成良好的口碑。
学科成员积极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议员、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会循证药学专委会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评审专家、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常委、国内外各期刊杂志的主编、编委等重要社会学术兼职,主编、副主编《临床药理学》、《临床药物动力学》、《生物药剂学》、《临床药学导论》、《临床药物治疗学》和《临床医学概论》等国家规划教材十余部,参编国内外教材和参考书40余部,承担国家、省、市、校教学改革项目十余项。
构建国际化的学术氛围,培养思维开放、具有国际学术视野、与国外临床药学发展对接的国际型临床药学专业人才,已成为我校临床药学学科极为重视的且未来将致力发展的建设内容。学科先后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药学院、美国Nebraska大学医学中心(UNMC)、日本东京药科大学、日本京都药科大学等多所国外药学高等院校构建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合作模式,每年派送研究生出国短期研修5~8人次,派出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5~10人次,外派中青年骨干教师5~7人次出国进修或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专家来校讲学20余次;极大地提升了临床药学学科和学校在国内外的影响力。